事情果然不出李世民和长孙无垢所料。



    李建成的小伎俩完全瞒不过李渊,指责、逼迫,李渊或可容忍一二,但李建成拿窦皇后说事,彻底激怒了李渊。



    转天,李渊以身体不适为由没上早朝。



    当天中午,李渊召裴寂入宫,不知君臣如何商议,却很快传下旨意,因平定王世充、窦建德有功,封李世民为司徒,食邑增至三万户。



    李建成如遭雷击,整个人都傻眼了,连续数日都无精打采,甚至喝得酩酊大醉,接着便有太子荒色嗜酒的流言传出。



    李世民受封后并未得意忘形,仍如往昔一般。



    进宫谢恩后,父子二人就目前形势进行了深刻探讨。



    李渊的意见是,先解决萧铣、刘黑闼、梁师都这些杂七杂八的势力,最后再与萧正决战。



    李渊认为,只有平定了这些割据势力,才能更好的整合内部,缓和关陇门阀、山东士族之间的矛盾,否则的话,内患不除,如何解决外患?



    李世民恰恰与李渊相反,主张现在就与萧正开战,只要解决萧正,其他势力必然望风而降。



    父子之间争论不休,甚至互不相让,李渊不仅没生气,反而变得心情舒畅。



    最后还是李渊稍占上风,最起码要先解决萧铣,这样的话就能从江南、关中、河北三个方向威胁萧正。



    李渊劝道:“世民,为父知道你对世家门阀的态度,不错,他们遇事推诿,难堪重用。”



    “但你别忘了,咱们不比萧正,萧正从大业六年开始就收留孤儿乞丐,就在队伍中开设什么扫盲班,十年过去了,也到了人家收获的时候,据为父了解,新柳军辖内郡县很多中层、底层官吏都是这些人,他们视萧正为恩人,甚至是父兄。”



    “这就是萧正的底气所在,所以他才敢开科举,才敢打压士族。”



    “可咱们不同,各地郡县官员,军中将领,大多都是门阀子弟,稍有不慎,必有大乱。”



    李渊缓了口气,道:“世民,萧铣虽说是出自兰陵萧氏,但其本身与世家门阀却毫无瓜葛,刘黑闼、林士弘等人更是草莽出身,他们手下可有不少人才都出自底层寒门,只有把这些人拉过来,才能逐渐的与世家门阀抗衡!”



    “当初,为父为何下旨把王世充的属下都杀了,段达、杨汪、杨公卿哪个不是出自世家?留不得啊!留着的话,朝中只会更乱!”



    “世民,你记住,要有足够的力量,足够的人手,才能与世家门阀抗衡,要养精蓄锐,急不得!”



    李世民有些汗颜,诚恳的说道:“儿臣明白了。”



    李渊笑了笑,“世民,你觉得萧正是个什么样的人?”



    李世民疑惑的看着李渊,不明白父皇为何这么问。



    想了想,李世民说道:“房玄龄曾言,‘虽为敌手,却也不得不佩服萧正乃不可多得之奇才。’,儿臣深以为然。”



    李渊摇了摇头,“为父不是这个意思。”



    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;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”



    “据说此诗是萧正写给一个属下的,世民,通过此诗就足见萧正心怀百姓。”



    “再通过他对隋帝杨广的评价,对突厥的态度,你看出什么没?”



    李世民皱眉想了想,“儿臣也知道萧正心怀百姓,评价杨广嘛,据说萧正认为杨广并非昏君,征讨高句丽也好,大运河、迁都也好,方向都是正确的,只是过于急迫,是方式方法错了。至于突厥,萧正态度很明确,也很强硬。”



    “不错,世民,你可知道萧正当初是怎么说窦建德的?”



    “怎么说的?”



    “萧正曾对窦建德说,‘你我都是炎黄子孙,打成什么样也都烂在一个锅里,可若是因为你我,而让突厥或者其他北方异族的铁蹄踏进中原。你我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,中原的罪人,将来,你我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?’”



    李渊说道:“所以,为父认为,萧正与王世充、窦建德等人不同,此人心系百姓,胸怀天下,绝不愿意看到中原再乱下去,将百姓再置于水深火热之中,更不愿意异族踏入中原。”



    “啊,儿臣明白了!”李世民恍然大悟,“父皇的意思是,萧正只会限制我大唐的发展,而不会与我大唐全面开战,如果我大唐败了,天下将再次陷入混战,突厥也会乘机而入!”



    “不错!”李渊笑道,“对于这一点,咱们必须善加利用。”



    “现在我军陈兵于弘农、淅阳一线,萧正并未主动进攻,其实不仅仅是在坐山观虎斗,更主要的,萧正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威胁长安,给梁师都、甚至突厥大举南下的机会。”



    李世民点了点头,“是,儿臣府中杜如晦也曾这般说过。”



    “哦?杜如晦,朕知道这个人,在你府中担任何职?”



    李世民颇有些惭愧的低下了头,“没有官职。”



    “没有官职?”李渊稍感疑惑,继而想起杜如晦被贬出京一事,没想到过去这么久,李世民都没再提过。



    李渊想起长子李建成,总是斤斤计较于眼前得失,而次子世民却恰恰相反,胸有丘壑,目光远大。



    李渊说道:“没有官职像什么话,就在你府中任个从事中郎吧。”



    李世民大喜,竟双膝跪地,“儿臣替杜如晦谢过父皇。”



    见李渊露出疑惑目光。



    李世民解释道:“父皇有所不知,杜如晦虽无官职,却从无半句怨言,无论是平定刘武周、宋金刚,还是征讨王世充、窦建德,杜如晦始终兢兢业业,儿臣一直颇为愧疚。”



    李渊点了点头,这才明白李世民为何反应这么大。



    “快起来吧,真是孩子气。”李渊说道,“此人才德兼备,倒是不错。”



    “父皇说的是。”



    “行了不说他了,还说萧正。”



    “为父的意思是,你王叔和李靖出兵攻打萧铣之时,我军便可趁机从弘农、淅阳悄然进入房陵郡突袭萧正。”



    李世民听罢,不得不佩服姜还是老的辣。



    【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,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,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】

章节目录

隋末之草根崛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林茂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百一十三章作茧自缚-隋末之草根崛起 小说,隋末之草根崛起,一本书并收藏隋末之草根崛起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