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奈何无以言表》来源:.7kwx.>.7kwx.
厚福对于只要是顾鸾给的东西都相当护食,除了会给些便宜给小黑外,其他人如顾长春、沈兰也不会给。有时江淑珍故意逗它,问它要。它经过艰难的挣扎、犹豫,最终也会把如一大块骨头要一小口下来,推给江淑珍。
顾鸾制符熟练之后,不仅能顺利完成符?,还能把木牌子弄些花样了,阴刻阳刻,含珠镂空都是小意思。
对于顾长春等人来说,戴个桃木牌子,比弄个锦袋装符?更适用些。虽然符?不易被水火侵蚀,但是仍然会有消耗,桃木符的消耗就更小一些。
给江淑珍的是蝠桃,给顾长春的是山水,给沈兰的春兰,给沈富等人的也参照顾长春、沈兰的做,给沈亚敏等人的就比较简单,打磨得很是柔滑。
顾鸾送出去时的说辞是师父教她雕刻,顺便就按照护身符的样式给家里人做了几个。
收到东西的人几乎都是立即戴了起来,并说笑道绝不轻易取下。只有周祖碧对这个木头块块瘪嘴,桃子树的木头值什么钱?虽然当面没说什么,但转头就扔进了抽屉里。
顾鸾也不介意。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,顾鸾并没有给顾双河等人送去,或许哪天送了玉符人家才会满意。何必让自己的劳动果实放在角落里落灰。
腊月里,顾家准备杀年猪了。请了沈富三兄弟、顾双河等人来来吃杀猪菜。
今年的两头猪都长得不错,沈贵估摸着说这一头怕都接近四百斤了。
杀猪匠有限,每到年底,各家开始杀年猪,都需要早早地与杀猪匠约好时间,不然排不上,就赶不急做香肠腊肉了。
顾鸾一直很喜欢吃香肠腊排骨,再加上沈富直接定了两百斤猪肉,顾长春便决定将两头猪都杀了。
年猪比较肥,正常的了,粮食土猪都是这样,红薯、包谷十分养膘。虽然这种饲养法猪儿长得没有喂饲料的快,但肉质却好很多。
农村有条件的会买些饲料间杂着喂养,反而是条件不好的,舍不得买饲料,就喂地里产的红苕藤、红苕、包谷之类的,且山上到处有过江藤、竹叶草、马斯汗等植物,都是猪食来源,只要肯下力不需要本钱。
比起后世三个月就出栏的猪,现在家家基本都是在九个月以上才舍得杀了卖。
顾家的这两头,足足喂养了一年了。
猪杀了处理了血、猪毛、内脏,杀猪匠把猪肉分成大块大块的。
沈富要了几块腿子肉、三线肉、里脊肉和两对猪腿,拿框子装了放在一旁。
何双玉酸话还没出口,就见沈富掏出大把票子塞给了顾长春,顾长春也没细数,接过直接塞进口袋里。于是只好又抿抿嘴,按耐住了没说话。
晚上的杀猪菜有圆白菜炒瘦肉、毛血旺、蒜苗回锅肉、泡椒炒猪肝、大骨萝卜汤、油酥花生米,菜的数目不多,都是用盆装,两桌子几大盆。
猪肉纯粮食喂养出来的。圆白菜、蒜苗、萝卜等物原本铁山上降霜之后就非常受欢迎,白菜脆萝卜甜,在集市上是最好卖的时期。再加上又是聚灵阵内自留地出产,那味道确实安逸。米饭也是今年的新米。
菜上齐了,两桌人吃了第一口就没停筷子。
顾长春作为一家之主端起酒杯敬酒,得到的回应也是“干了干了,吃菜吃菜。”
等到肚子差不多饱了,吃了几口饭后,都觉得肚子还可以再塞点。
酒足饭饱,众人一一离开,几乎都有同一个动作——揉肚子。
顾长春给顾双河捡了两块三线肉、一块腿子肉、一块夹子肉、一块肋条肉并一对肥猪脚,又拿了一个猪的边油,还拿盆子装了不少猪血。
顾中正与聂永碧帮忙拿着,同顾双河一同回家了。何双玉也满意,没有再多纠缠。
沈富一家稍微待得晚一些,在等猪下水卤味出锅。今天吃了米饭,便想再买些米回去,“长春,你们这个米还有多少,我再买点米。”
“大哥,米买啥子,等哈兰儿给你装五十斤。实在是我家只有三分地,也没有多余的。”顾长春答道。
“大哥,我和二哥家头多,比不上长春屋头的,但是味道也还是不错,上回不是给你们装了两百斤在车上的嘛。”沈民说。
“哎呀,上次半路就被邓冰劫道了,我们一口没吃上,那里晓得今年的米这样好吃哟。”沈富说,“有多的话,那正好,我这周先拉些回去。你们再多打点米,我下周又来拉一些,给你大嫂几个妹妹也带一些。”
“那不如下下周来。我们计划那时候挖藕,正好赶上香肠腊肉薰好,才薰出来的味道最香,来吃腊猪蹄炖藕。”顾长春邀请道,“邓冰他们有空也来嘛,这回杀猪菜没吃成,下回来吃藕。”
“那要得,我再问问看你大嫂几个妹妹屋头来不来。”反正都是要付钱的,沈富倒是很乐意给弟弟、妹夫拉人。
既然要挖藕,就需要先清鱼塘的鱼。
沈民带来了自家的渔网,和沈贵一起帮顾家起鱼。
鱼塘不大,水位也不深,今年只养了鲤鱼和鲫鱼,鱼苗下得不多,大半天时间就全部起完了。
鲤鱼普遍有三四斤一条,大的有五斤多。鲫鱼是当地的土品种,也涨到了七八两一条。大概有三百多斤的鱼获。顾长春没养过鱼,没有概念。沈贵甩手式养鱼也不觉得。沈民倒是十分惊讶鱼的出产有这么高。
鱼自家留了些,给沈家兄弟每家两条鲤鱼,又给顾双河等人每家送了一条鲤鱼三条鲫鱼去,剩余的全部卖给了陶二娃。
陶二娃在铁山公路重修后,开了家农家乐,取名铁山第一庄,来往的人比较多,两百来斤鱼不用一周就可以完全消耗。等到其人吃过这个鱼之后,再来点鱼吃时,却发现怎么都少点滋味了,这是后话了。
挖藕如期进行。沈富带着同事邓冰、小姨子赵启纯等人来凑热闹,开了四辆车。
藕这东西有的地方是挖夏藕,有的地方挖冬藕。铁山这边普遍是到了冬天,藕塘面上都只剩夏天残留下荷杆了,才开始挖冬藕。正好也赶上过年过节吃,在白萝卜都吃腻的时候出现,很受欢迎。
顾家的冬藕产量很不错,挖出第一根,沈兰就先拿回厨房,和刚刚薰好两天的两只肥厚的腊猪蹄一起,炖了一大锅。
当天的菜品就是以藕为主,藕汤、糯米蒸藕、凉拌藕片、瘦肉炒藕丝,加上蒸香肠、红烧鲤鱼、顾家特色卤味,还有特特用夏天收的莲子熬的新米粥。
二十多号人也是吃得尽兴,几乎没有菜、饭剩下。
沈富等人离开时,车子后备箱都挤得满满当当的。
“好想在这里多住几天哟,又担心肚子上的游泳圈再加一层。”沈亚敏是易胖体质,喜欢吃又怕胖。
另一个车子里面的邓冰也暗自打算下次来再弄些米回去。反正都是要买米的,这个好吃不够分呀。
厚福对于只要是顾鸾给的东西都相当护食,除了会给些便宜给小黑外,其他人如顾长春、沈兰也不会给。有时江淑珍故意逗它,问它要。它经过艰难的挣扎、犹豫,最终也会把如一大块骨头要一小口下来,推给江淑珍。
顾鸾制符熟练之后,不仅能顺利完成符?,还能把木牌子弄些花样了,阴刻阳刻,含珠镂空都是小意思。
对于顾长春等人来说,戴个桃木牌子,比弄个锦袋装符?更适用些。虽然符?不易被水火侵蚀,但是仍然会有消耗,桃木符的消耗就更小一些。
给江淑珍的是蝠桃,给顾长春的是山水,给沈兰的春兰,给沈富等人的也参照顾长春、沈兰的做,给沈亚敏等人的就比较简单,打磨得很是柔滑。
顾鸾送出去时的说辞是师父教她雕刻,顺便就按照护身符的样式给家里人做了几个。
收到东西的人几乎都是立即戴了起来,并说笑道绝不轻易取下。只有周祖碧对这个木头块块瘪嘴,桃子树的木头值什么钱?虽然当面没说什么,但转头就扔进了抽屉里。
顾鸾也不介意。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,顾鸾并没有给顾双河等人送去,或许哪天送了玉符人家才会满意。何必让自己的劳动果实放在角落里落灰。
腊月里,顾家准备杀年猪了。请了沈富三兄弟、顾双河等人来来吃杀猪菜。
今年的两头猪都长得不错,沈贵估摸着说这一头怕都接近四百斤了。
杀猪匠有限,每到年底,各家开始杀年猪,都需要早早地与杀猪匠约好时间,不然排不上,就赶不急做香肠腊肉了。
顾鸾一直很喜欢吃香肠腊排骨,再加上沈富直接定了两百斤猪肉,顾长春便决定将两头猪都杀了。
年猪比较肥,正常的了,粮食土猪都是这样,红薯、包谷十分养膘。虽然这种饲养法猪儿长得没有喂饲料的快,但肉质却好很多。
农村有条件的会买些饲料间杂着喂养,反而是条件不好的,舍不得买饲料,就喂地里产的红苕藤、红苕、包谷之类的,且山上到处有过江藤、竹叶草、马斯汗等植物,都是猪食来源,只要肯下力不需要本钱。
比起后世三个月就出栏的猪,现在家家基本都是在九个月以上才舍得杀了卖。
顾家的这两头,足足喂养了一年了。
猪杀了处理了血、猪毛、内脏,杀猪匠把猪肉分成大块大块的。
沈富要了几块腿子肉、三线肉、里脊肉和两对猪腿,拿框子装了放在一旁。
何双玉酸话还没出口,就见沈富掏出大把票子塞给了顾长春,顾长春也没细数,接过直接塞进口袋里。于是只好又抿抿嘴,按耐住了没说话。
晚上的杀猪菜有圆白菜炒瘦肉、毛血旺、蒜苗回锅肉、泡椒炒猪肝、大骨萝卜汤、油酥花生米,菜的数目不多,都是用盆装,两桌子几大盆。
猪肉纯粮食喂养出来的。圆白菜、蒜苗、萝卜等物原本铁山上降霜之后就非常受欢迎,白菜脆萝卜甜,在集市上是最好卖的时期。再加上又是聚灵阵内自留地出产,那味道确实安逸。米饭也是今年的新米。
菜上齐了,两桌人吃了第一口就没停筷子。
顾长春作为一家之主端起酒杯敬酒,得到的回应也是“干了干了,吃菜吃菜。”
等到肚子差不多饱了,吃了几口饭后,都觉得肚子还可以再塞点。
酒足饭饱,众人一一离开,几乎都有同一个动作——揉肚子。
顾长春给顾双河捡了两块三线肉、一块腿子肉、一块夹子肉、一块肋条肉并一对肥猪脚,又拿了一个猪的边油,还拿盆子装了不少猪血。
顾中正与聂永碧帮忙拿着,同顾双河一同回家了。何双玉也满意,没有再多纠缠。
沈富一家稍微待得晚一些,在等猪下水卤味出锅。今天吃了米饭,便想再买些米回去,“长春,你们这个米还有多少,我再买点米。”
“大哥,米买啥子,等哈兰儿给你装五十斤。实在是我家只有三分地,也没有多余的。”顾长春答道。
“大哥,我和二哥家头多,比不上长春屋头的,但是味道也还是不错,上回不是给你们装了两百斤在车上的嘛。”沈民说。
“哎呀,上次半路就被邓冰劫道了,我们一口没吃上,那里晓得今年的米这样好吃哟。”沈富说,“有多的话,那正好,我这周先拉些回去。你们再多打点米,我下周又来拉一些,给你大嫂几个妹妹也带一些。”
“那不如下下周来。我们计划那时候挖藕,正好赶上香肠腊肉薰好,才薰出来的味道最香,来吃腊猪蹄炖藕。”顾长春邀请道,“邓冰他们有空也来嘛,这回杀猪菜没吃成,下回来吃藕。”
“那要得,我再问问看你大嫂几个妹妹屋头来不来。”反正都是要付钱的,沈富倒是很乐意给弟弟、妹夫拉人。
既然要挖藕,就需要先清鱼塘的鱼。
沈民带来了自家的渔网,和沈贵一起帮顾家起鱼。
鱼塘不大,水位也不深,今年只养了鲤鱼和鲫鱼,鱼苗下得不多,大半天时间就全部起完了。
鲤鱼普遍有三四斤一条,大的有五斤多。鲫鱼是当地的土品种,也涨到了七八两一条。大概有三百多斤的鱼获。顾长春没养过鱼,没有概念。沈贵甩手式养鱼也不觉得。沈民倒是十分惊讶鱼的出产有这么高。
鱼自家留了些,给沈家兄弟每家两条鲤鱼,又给顾双河等人每家送了一条鲤鱼三条鲫鱼去,剩余的全部卖给了陶二娃。
陶二娃在铁山公路重修后,开了家农家乐,取名铁山第一庄,来往的人比较多,两百来斤鱼不用一周就可以完全消耗。等到其人吃过这个鱼之后,再来点鱼吃时,却发现怎么都少点滋味了,这是后话了。
挖藕如期进行。沈富带着同事邓冰、小姨子赵启纯等人来凑热闹,开了四辆车。
藕这东西有的地方是挖夏藕,有的地方挖冬藕。铁山这边普遍是到了冬天,藕塘面上都只剩夏天残留下荷杆了,才开始挖冬藕。正好也赶上过年过节吃,在白萝卜都吃腻的时候出现,很受欢迎。
顾家的冬藕产量很不错,挖出第一根,沈兰就先拿回厨房,和刚刚薰好两天的两只肥厚的腊猪蹄一起,炖了一大锅。
当天的菜品就是以藕为主,藕汤、糯米蒸藕、凉拌藕片、瘦肉炒藕丝,加上蒸香肠、红烧鲤鱼、顾家特色卤味,还有特特用夏天收的莲子熬的新米粥。
二十多号人也是吃得尽兴,几乎没有菜、饭剩下。
沈富等人离开时,车子后备箱都挤得满满当当的。
“好想在这里多住几天哟,又担心肚子上的游泳圈再加一层。”沈亚敏是易胖体质,喜欢吃又怕胖。
另一个车子里面的邓冰也暗自打算下次来再弄些米回去。反正都是要买米的,这个好吃不够分呀。